教研员专业标准再对焦
近年来,关于教研员职业身份的特性、教研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的讨论成为热点。业界关于制定基础教育“教研员专业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基础教育教研员专业标准不但关系教研事业自身发展,更关系基础教育发展,有必要给予高度关注并开展深入研讨。
教研工作内涵厘定:
重“事”理更重“人”理
对教研员专业标准的研究本质上是对教研工作的研究,通过研究实现对教研工作的重新梳理和再架构;对教研员专业标准的研究本质上更是对教研员形象的研究,通过研究实现对教研员形象的重新梳理和再描述。所以,教研员专业标准研制既要关注“事”理,更要关注“人”理。
“事”理角度辨析
教研工作的内涵,具体而言可以从四个角度来辨析:即执教、教练、研究、传播,教研员的专业形象也应从这四个方面来辨识。
一是等齐教师专业要求,做到“执教”娴熟。等齐教师的专业要求,源于教研工作特殊的指向和职责。等齐教师的专业要求,核心是娴熟执教。教研员只有自己做到娴熟执教,才能在服务学校教育时真切体会和理解教师工作行为;在教师工作遇到难题时恰当指导,以身示范;在实验现场,亲自执掌,决策毫厘。
二是洞悉教师专业原理,做到“教练”精准。指导是国家赋予教研工作的职责之一。教研员的工作与教练员有极其相似之处,就教研员面对教师履行教研职责所需要的相关储备、指导活动的范围、指导工作的方式、指导追求的目标而言,都与教练员的定义和要求相仿。
三是探求教师专业奥秘,做到“研究”深刻。研究是国家规定的教研工作的基本职责。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认为,研究真理可以有三个目的:当我们探索时,就要发现真理;当我们找到时,就要证明真理;当我们审查时,就要把它同谬误区别开来。这三个目的某种程度上注解了教研工作在从事研究时的三种类型和追求,也折射了教研工作对教研员研究能力需求的程度。
四是普及教师专业成果,做到“传播”高效。回顾教研工作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关于传播的基本含义,还是后续的个性化定义,都能在教研工作实施的初衷中找到痕迹。教研工作的目的和特征之一,是基于教育的传播行为,因此,关于教研员专业能力的研究,需要包括对其传播能力的研究和界定。
“人”理角度辨析
从大的概念讲,教研员属于教师序列。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在描述教研员总体特征时,都普遍使用国家相关文件中对教师的总体规定,即以德为先、专业为根、能力为重、服务为本、终身学习。但教研员毕竟不同于普通的教师,应明确并强调其特殊性。
一是关于以德为先。“以德为先”在教研语境中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第一要强调教研员工作的政策性特征,突出教研员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特别要强调依法履行权利和义务。第二要强调“身正为范”对教研员工作的意义。作为“教师的教师”,不单单是给予教师出色的业务指导,他们面对教师,应以自身的行为诠释、注解如何做大写的人、做合格的教师,以人格魅力影响教师,给予他们触及心灵的指导。
二是关于专业为根。教研语境里讨论专业为根,强调的是恪守教学研究的专业性及教研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强调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开展教研工作;强调专业修炼,以专业的视野提升工作绩效,突出和树立教学研究的专业权威。
三是关于能力为重。教研工作不同于行政工作,教研语境中的能力为重,突出的是以能力服人、以能力聚人的职业操守;强调的是依靠能力的不断提高实现推动区域教育教学发展的职业目标;在能力提高上强调的是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发展路径,持之以恒地强化教研专业能力。
四是关于服务为本。教研语境中的服务,更强调奉献,强调的是从满足学校、教师教学实践需要角度确定工作起点和工作目标;强调的是以优质服务促教育发展的理念和行为,从加速教育发展角度设计、开展和优化教研工作。
五是关于终身学习。教研语境中的学习,强调的是将学习作为提高和发展自身的不竭动力,不断坚定专业发展意识;强调与时俱进,积极跟进教育科研活动;强调把握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不断增强发展潜能。
教研员专业标准制定:
专业高度与使用效度并重
在制定教研员专业标准时,要追求专业高度和使用的效度,即专业高度要顶天,使用效度要立地。
一是横向架构注重“类”,明确新时期教研工作的职责内容。
教研工作构成与教研职能密切相连。关于教研职能,国家相关文件中多次明确表述,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是教研工作的三项基本职能。在实际工作中,以三项基本职能为核心,已然形成了系统的教研工作构成,这种系统的教研工作构成是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的具体化,也是对职能履行的深化。
第一是“研究”与“研究实验”。研究是教研工作的基本职能,是伴随教研工作全程的常态行为,是所有职能履行的基础,但在教研工作的研究行为中,伴随着一项重要的工作方式,即实验。教研工作指向教育教学实际,以发现教育教学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推动教育教学发展为起点和归宿。教研的研究多属于实践教育理论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以解决问题为宗旨和目标,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同时,实验不但是教研机构履行研究职能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职责有效履行的基础。在教研职责中有必要将其凸显出来,提到专业职责的第一层级。
第二是“指导”与“指导服务”。指导与服务是教研员履行教研职责的基本方式,是将教育愿景转化为教育成效的桥梁和纽带。在教研工作中,教研指导更多的是以服务的方式出现,在这里,服务既是方式,更是态度,是原则。在教研职责中,应该将指导与服务的职责并列在一起,更能体现教研精神和教研原则。
第三是总结与推广。教研工作中普遍和常态的一类行为是总结与推广教育教学经验,培育和发现教育教学典型,使之成为普适性成果。这是教研员的重要职责,也是教研员区别于教育科研专业工作者的重要方面。推进教育政策落实转化、推动教育教学理论成果转化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研员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凭借,需要将其作为教研职责给予明确的表述。
第四是组织与管理。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教研工作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严格、严谨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教研活动与教研工作目标达成的基石。教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职能还包括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委派的针对学校教育政策落实、课程教学秩序维护所开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第五是评估与评价。评估与评价是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学校、教师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评估与评价包括课程的评估与评价、教学的评估与评价、学业的评估与评价、综合素质的评估与评价等。评估与评价的目标既包括衡量教育教学发展水平,更包括诊断教学问题,帮助学校教师优化教育教学行为。我们不但需要在教研职责中给予评估与评价恰当的位置,更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加强。
二是纵向描述注重“层”,明确各职级教研员的专业门槛。
要让制定出的教研员专业标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除了在横向上涵盖所有工作项目外,还要从人的角度涵盖所有从事教研工作的人,针对不同职级的教研员给出具体的标准。
第一是梯次描述各职级教研员专业形象。教研员的职称系列根据所在单位属性不同,所属系列也不同,但职级是相同的。以研究系列为例,体现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四个职级层次。不同职级层次的教研员应具有不同的专业要求。
第二是把住两头,确定专业门槛和理想标准。在四个职级层次中,研究实习员和研究员的标准确定最为重要。其中,研究实习员层次重在回答教研员的入门标准,即教研专业的起点。研究员层次重在回答教研专业的完善形态,是理想目标。要明确不是什么条件的人都可以进入教研队伍,也不是想进入就可以进入的,应根据教研工作的需要,明确学历条件、专业条件、素质条件、品质条件等要求。同样,也要明确,不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可以成为一个称职教研员的,要通过学术特征、学术贡献、学术能力等规定和描述,描绘教研员的理想形象和状态,指引教研员专业发展方向。
三是内涵描述注重“质”,凸显教研工作转型的新要求。
当前,随着教育的发展,基础教育教研步入了重要转型期。这种转型不但给教研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也给教研员的专业结构和专业标准注入了新的内涵,在专业标准研制中必须研究这种变化,回应这种变化。
第一是清晰界定新时期教研专业知识结构。教研工作转型需求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国家不但大力推进教材改革,更从课程上进行整体设计,从培养目标上重新规划教育。教研工作单纯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师教学的时代已经逝去,代之而起的是研究课程,研究评价,研究学生,研究学习……这种变化,要求教研员必须从单一的学科研究指导,走向全面的教学研究指导;从单一的教学研究指导走向全面的教育研究指导。这种变化,决定教研员必须改变知识结构,完善知识结构。
第二是积极给出新时期教研工作方式和走向。教研工作转型需求之二是教师队伍变化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现今的教师队伍已经不再是学历不达标、专业不对口、教材不过关的时代,当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博士不再稀奇、硕士比例不断上升、教师职后培训成为常态,那种以消灭“硬伤”、抬高“起点”、传递“信息”为特征的教研追求必然要顺应形势、适应需要加以改变。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研员提供了丰富的、多角度的技术手段和可能。这种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式,从研究手段到研究目标的巨大改变,不仅要求教研员提升专业技能,更要求教研员顺应时代发展,优化、改革、创新工作方式。
教研员的专业属性是一个日益被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建设中的科目。就当下来讲,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推动教研员队伍建设,还是教研部门进行教研员队伍管理;不论是教育培训部门进行教研员培训,还是教研员规划自身专业发展,都需要有一套明确的教研员专业标准。教研员专业标准的研制和出台应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对于教研员专业标准研制的深入探索更应加速进行。
(作者:金春兰,系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研中心主任、研究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